c29   c26

        嘉義縣位於本省西南部嘉南平原的中心,北隔北港溪與雲林縣相毗鄰,南界八掌溪接台南縣,海岸線22公里,朴子溪、鹽水溪沖帶有機物質入海,沿岸海水營養豐富,為海洋生物生長棲息的適當場所。

        本縣海洋撈捕漁民集中在東石、布袋、新塭、義竹等四鄉,東石漁港明清以前稱為猿樹港,在東石村朴子街旁為台灣三大港之一,帆船泊旋往來於兩岸之間,十分熱絡,嗣後港遭淤塞而衰落。

        清朝以前漁業都循大陸傳統之作業方式,捕魚者多在沿岸牽苦,或以竹筏及小型戎克船,在距岸不遠之海區作業,漁具簡陋,技術幼稚,生產量有限,漁民半漁半農,生活清苦,漁村蕭索。

        民國初年,東石港可供300石船舶自由出入,曾經為花生油、糖蜜、獸皮等輸出;紙、木材、陶器、茶油槽等輸入之貿易商港,由於泥沙淤塞,船舶進出數目逐漸減少。民國五年出入東石港之戎克船約60艘,舢舨270隻。

        民國十七年東石港有發動機漁船5艘,漁竹筏73隻,漁獲量278,000斤。

        民國廿五年東石庄地區有漁撈戶353戶,發動機漁船6艘,竹筏183隻,漁獲量904,755斤,以搖鐘網、鮪流網、鯔旋網、延繩釣、地曳網 ……等作業為主。

        光布袋港在明清之時,為南台灣與福州、廈門的交通重要港口,亦為漁船作業停泊港,日人據台之初,布袋有竹筏約百隻,嗣利用瀉湖為泊地,建有砌岸壁200公尺,港內經常停泊八、九十艘小型漁船。

        光復以後,政府積極投資漁業建設,興建漁港及公共設施,陸續完成布袋、東石、塭港等漁港,本縣漁業逐漸發展。

        民國四十年本縣有20噸以下漁船5 艘,竹筏858隻,漁獲量461,511公斤。

        民國六十七年有5噸以下漁船16艘,5 ~10噸漁船70艘,10~20噸漁船24艘,總漁獲量2,598公噸。

        民國七十三年配合布袋海埔新生地開發計畫,擴建布袋漁港可供漁船筏1,500艘停泊。

        民國七十五年興建完成東石漁港,可容納漁筏700艘及20噸以下漁船150艘停泊。


        本縣海岸平直,沿海海底平緩,外有外傘頂洲阻隔風浪適合養殖事業之發展。鄭成功入台後,教民築堤圍塭,採捕沿岸虱目魚苗養殖,道光年間沿海堆積浮出之海埔地與海坪漸開闢為魚塭,本縣養殖事業逐步開發。

        日據時期嘉義沿岸牡矚插漢式養殖已有500畝,為全省最多的地區,以布袋、東石、新塭為主,虱目魚、鱷、草魚養殖占重要地位。

        民國四十二年時本縣已有鹹水魚塭 1,540公頃,放養虱目魚;淡水魚塭720 公頃,混養鰱、草魚、烏魚、虱目魚等;淺海養殖900公頃,養殖牡蠣、文蛤、蚶等;稻田及其他養殖945公頃、軍養吳郭魚或鰱、草魚、鯉、吳郭魚混養,養殖總面積4,104公頃,生產量5,861 公噸。隨著台灣養殖事業快速發展,本縣養殖也突飛猛進。

        民國六十七年本縣養殖面積已達13,437公頃,其中鹹水魚塭3,283公頃,淡水漁塭3,120公頃,淺海養殖5,244公頃,其他1,790公頃,生產量 18,200公噸,價值12.8億元。

        嘉義區漁會轄內現有布袋第一漁港 (2公頃)、第二漁港(1.6公頃)、東石漁港 (9.2公頃)、塭港型厝港(4公頃、僅供漁筏靠泊)、網寮漁港(3公頃、漁筏)、虎尾寮漁港(2公頃、漁筏)及副獺漁港(0.5 公頃、漁筏)等漁港。

        漁船20噸以上2 艘,20噸以下6艘,舢舨99艘,動力漁筏 1,920艘,無動力漁筏14隻,從事沿近海漁業,以拖網、流刺網為主,撈捕蝦類、烏魚、鯛、鯧……等魚類,年產量 2,447公噸,價值3億元。

        魚塭養殖6,265 公頃,其中鹹水魚塭3,042公頃,以放養虱目魚、草蝦、沙蝦、蟳、文蛤為主; 淡水魚塭3,223公頃,以放養軍性吳郭魚、鰱、草魚、鰻魚等為主;淺海養殖 6,190公頃,主要以浮架式於水深7~10 公尺處養殖牡蠣,並利用沙 灘潮間帶放養文蛤。

        全年養殖生產量48,928公噸,價值72億元。